IP城域网——未来城域网的发展方向(下)

日期: 2009-02-19 来源:TechTarget中国

2.TDM的大量存在将影响城域网技术的走向

下一代城域网应该能够综合宽带、窄带、实时、非实时业务,而TDM资源调度困难,很难实现对宽带和窄带业务的综合。此外,TDM对于具有突发特征的非实时业务并非最佳方案,因而TDM不是下一代城域网技术的发展方向。然而,由于基于TDM技术的传统电话是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的主体,因此TDM的大量存在将影响到城域网技术的走向。

对电信运营商来说,充分利用“存量资源”、有效使用“增量资本”、使新增资金效益最优化,追求网络的综合化和最简化、减少网络种类、降低运维成本是至关重要的。但是,不同电信运营商因其掌控的资源不同,对城域网的考虑也不相同,这就影响他们对城域网发展方向的判定,从而影响城域网发展方向的确定。运营商拥有的资源不对等性,过渡时期技术的多样性、不确定性以及业内技术观点的离散性,都为城域网的发展方向带来了不确定性。服务质量问题、安全问题、接入论证和信任关系、面向连接与不面向连接、业务汇集点与业务控制问题和商业模型等问题,现有的技术难以给出令各方面都满意的结果,实际上严重地影响着城域网技术走向的确定。过渡时期对新业务监管不能及时到位,并且新业务发展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,同样会影响城域网发展方向的确定。

城域传送网技术

在目前电信网中,传送网有两个用途:一是作为业务承载网的节点设备提供连接专线。从本质上讲传送网无需建全程网,为了能有效地提供长途专线(国际、国内和本地),可以构建若干个网,在管理系统的支持下,用配置的方式向业务承载层提供可靠的连接专线。二是传送网负责对汇聚的业务信息(元)群路进行交换或路由。在这种场合下,传送网是需要成网的(但仍然不需要有全程网),它可以对主干业务信息(元)群路进行交换或路由,或对本地(城域)业务信息(元)群路进行交换或路由。

对于城域传送网来说,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承载网提供可靠的数据专线。目前城域传送网常用的技术主要有:光纤、WDM(包括CWDM,DWDM)、SDH、RPR,很显然,以上这些技术主要是用于提供粒度大小不同的数据专线,属于典型的城域传送网。

MSTP以及GFT则是另外两种技术。MSTP最初是传送网,它在SDH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技术措施,可以同时提供TDM专线和分组专线。目前 MSTP在向承载网发展,将愈来愈多的承载网内容加在MSTP的节点设备中。从逻辑层面来看,SDH与GFP属于传送层,以太网交换属于业务承载层,目前 MSTP将逻辑上独立的两层设备,物理上放在一个节点设备中。除此之外,业内最新提出一种通用帧传送(GFT)的技术思路。

基于MSTP的城域网技术

传统电信运营商拥有大量TDM资源,传统电话在国内大部地区还是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,基于SDH的MSTP将是今后几年城域传送网建设的重点。它对传统SDH设备进行了改进,在SDH帧格式中提供不同颗粒的多种业务、多种协议的接入、汇聚和传输能力,是目前城域传送网最主要的实现方式之一。

第一代MSTP技术是将以太网信号直接映射到SDH的虚容器(VC)中,进行点到点传送;提供以太网透传租线业务,业务粒度受限于VC,一般最小为 2Mbit/s;不能提供不同以太网业务的QoS区分;不提供流量控制;不提供多个以太网业务流的统计复用和带宽共享;保护完全基于SDH,不提供以太网业务层的保护。

第二代MSTP技术是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以太网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基于SDH虚容器的点对点链路之间,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交换。第二代 MSTP可提供基于802.3x的流量控制、多用户隔离和VLAN划分、基于STP的以太网业务层保护、基于802.1p的优先级转发。第二代MSTP也有一些缺点:不能提供良好的QoS支持;无法很好地取代利润丰厚的租线业务;基于STP的业务层保护时间太慢;业务带宽粒度也受限于VC,一般最小为 2Mbit/s;VLAN的4096地址空间使其在主干节点的扩展能力很受限制,不适合大型城域公网应用;节点处在环上不同位置时,其业务的接入是不公平的;MAC地址学习/维护以及MAC地址表影响系统性能;基于802.3x的流量控制只是针对点到点链路;多用户/业务的带宽共享是对本地接口而言,还不能对整个环业务进行共享。

第三代MSTP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引入了中间的智能适配层(1.5层)、采用通用成帧规程(GFP)高速封装协议、支持VC虚级联和链路容量自动调整 (LCAS)机制,因此可支持多点到多点的连接、具有可扩展性;支持用户隔离和带宽共享;支持QoS、SLA增强、阻塞控制以及公平接入。

智能适配层:以太网新业务的QoS要求推动着MSTP向第三代发展。从第一代和第二代MSTP的以太网业务支持上看,不能支持良好QoS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现有以太网技术是无连接的,尚没有足够的QoS处理能力。为了能将真正的QoS引入以太网业务,需要在以太网和SDH间引入一个中间的智能适配层来处理以太网业务的QoS要求。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,该中间层主要有两种,分别是MSTP和弹性分组环(RPR)。

通用成帧规程(GFP):GFP是一种先进的数据信号适配、映射技术,可以透明地将上层的各种数据信号封装为可以在SDH/OTN传输网络中有效传输的信号;GFP有二类映射方式,即帧映射(GFP-F)和透明映射(GFP-T)。GFP吸收了ATM信元定界技术,数据承载效率不受流量模式的影响,同时具有更高的数据封装效率,它还支持灵活的头信息扩展机制来适配各种传输。

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.......请不要一声不吭,就悄悄拿走。

我原创,你原创,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!

【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,欢迎大家转发分享。但未经授权,严禁任何媒体(平面媒体、网络媒体、自媒体等)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、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。】

微信公众号

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
TechTarget

官方微博

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

TechTarget中国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敬请读者发表评论,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。

相关推荐